319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

  • 法国
  • 别名:勒·克莱齐奥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白羊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人物经历

1947年,勒·克莱齐奥8岁,他踏上了去非洲的旅途,跟随母亲和弟弟一起前往尼日利亚探望在那边为英军战时医生的父亲。正是在这次为时近一个月的旅行中,他开始了最初的写作。

1949年,勒·克莱齐奥10岁时,他和家人重返尼斯。

1957年,他高中毕业后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英语,随后又回到了法国尼斯的文学院,并于1963年在那里获得了文学院的文学学士学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诉讼笔记》,并被当时的评论界认为可以和加缪的《局外人》媲美。 

1964年,正在艾克斯一普罗旺斯文学院学习的勒·克莱齐奥撰写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为“亨利·米肖作品中的孤独”,并拿到了取得教师资格所必需的高等教育文凭。之后,勒·克莱齐奥来到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在阿尔伯克基教授文学。

1967年,勒·克莱齐奥前往泰国,以青年海外协作队队员的身份服兵役。因为揭露当地的儿童卖淫现象,勒·克莱齐奥遭到驱逐,并被派往墨西哥继续服役,直至兵役结束。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具有诗意般的神秘,它是旧习俗的死亡,新生命的诞生,它要寻找一个人类早已失去的世界”。之后,勒·克莱齐奥继续在阿尔伯克基教书。 

1977年,勒·克莱齐奥翻译、出版了玛雅神学著作《希拉姆·巴拉姆的预言》。

1978年,法国教育部的下属机构“全国科学研究中心”拒绝了勒·克莱齐奥担任研究员的申请。于是,勒·克莱齐奥前往非洲,和妻子热米娅一起跑遍了沙漠,并且在毛里求斯岛度过了多年的时光。之后,他先后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顿、奥斯丁、阿尔伯克基教书。

1983年,勒·克莱齐奥在法国佩尔皮尼昂的美洲研究所完成博士论文,论文内容就是墨西哥的米却肯州。由于勒·克莱齐奥长期关注少数民族,80年代末,勒·克莱齐奥成为“国际生存组织”荣誉委员会的成员。

1995年,勒·克莱齐奥出版小说《四十天》。1996年,《四十天》获得法国电视集团颁发的电视观众奖。

21世纪初,勒·克莱齐奥怀着对异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前往韩国,研究当地的历史、神话以及萨满仪式,同时还担任梨花大学的教授。

2006年2月,勒·克莱齐奥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颁发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2006年度”。

2008年初,《乌拉尼亚》中文版在中国出版。

2008年6月,勒·克莱齐奥获得以瑞典作家斯梯格·达耶尔曼的姓名命名的文学奖。

2009年1月1日,勒·克莱齐奥获得法国四级荣誉勋章。 

2011年8月,受聘南京大学名誉教授。 

2013年12月3日,受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名誉教授。 

2015年09月26日,参加首届南京青年文化周活动并发表演说。 

个人生活

勒·克莱齐奥的祖先原来生活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18世纪时移居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岛。勒·克莱齐奥的父亲名叫拉乌尔,母亲名叫西蒙娜,都来自毛里求斯。勒·克莱齐奥的父亲属于英国国籍。勒·克莱齐奥则与母亲一样,拥有法国、毛里求斯双重国籍。

1961年,勒·克莱齐奥与罗萨丽·皮克马尔结婚。两人育有一女,名叫帕特里西亚。

1975年,勒·克莱齐奥娶了第二任妻子,她就是来自摩洛哥南部沙漠的热米娅。两人育有一女,名叫安娜。 

主要作品

初版时间

中文名称

类型

1963

《诉讼笔录》

小说

1966

《发烧》

短篇小说集

1967

《大洪水》

小说

1967

《可爱的土地》

小说

1967

《物质的沉迷》

散文集

1969

《逃循之书》

小说

1970

《战争》

小说

1971

《哈伊》

小说

1973

《巨人》

小说

1973

《瞳孔扩大》

散文集

1975

《他方游》

小说

1978

《蒙多和其他故事》(一译《少年心事》)

短篇小说集

1980

《沙漠》(一译《沙漠的女儿》)

小说

1982

《巡逻及杂事》

短篇小说集

1983

《曙光别墅》

短篇小说集

1989

《春季与其他季》

短篇小说集

1991

《奥尼查》

小说

1992

《帕瓦那》

小说

1992

《流浪的星星》

小说

1994

《迭戈和弗里达》

散文

1997

《金鱼》

小说

2003

《革命》

小说

2006

《乌拉尼亚》

小说

2008

《饥饿间奏曲》

小说 

人物影响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被形容成“新的旅程、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从七八岁开始尝试写作的勒·克莱齐奥,也的确如评语中所言,以文学探索了“主流文明之外的人类和为文明隐匿的人性”。而无论是前期的实验奇幻,后来的简约流行,以及寄现实于幻想,勒·克莱齐奥的小说,都好似一则则寻找人性的“新寓言”,叩问着当代文明中的分裂,探索着在物质掩盖下的人性。文学是人类的艺术,精神永远高于苦难,文学的真实可以摧毁谎言构筑的世界,在勒·克莱齐奥优雅的文字背后,浓密的抒情和经过稀释后的隐喻,隐隐约约间透出一种对世俗的嘲笑。而只有关注人性,代表人类最普遍的价值方向,最终起到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用的作品,才可能抵达读者的内心深处。 

获奖记录

年份

奖项名称

作品

1963

法国勒诺多文学奖

《诉讼笔录》

1971

法国“瓦莱里·拉尔博奖”

《哈伊》

1980

法兰西学士院保尔·莫朗奖

《沙漠》

1992

罗曼文学拉丁联合会国际奖

1997

摩纳哥大公国文学奖

1997

尚纪沃诺大奖

1998

摩纳哥大公奖

2006

中国“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乌拉尼亚》 

2008

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作家,勒·克莱齐奥作品译者余中先:他是世界主义者。

南京大学教授,勒·克莱齐奥作品译者许钧:一个批判者和反思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勒·克莱齐奥作品译者袁筱一:听从于自己内心的浪漫主义者。

法语文学翻译家金龙格:关注边缘人物的人文主义作家。

2008年瑞典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公告中解释了勒·克莱齐奥的获奖原因,说是“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一位书写诗歌历险、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探索一种人性的探索者”。

《东方早报》:无法定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南都周刊》:美国人不知的大师。

《瞭望周刊》:新童话世界的缔造者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