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
老旦

    老旦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老旦,编剧,作品有《云南1915》。

详细资料

  • 老旦,编剧,作品有《云南1915》。

历史

早期京剧没有专门饰演老旦的演员,都是老生兼演老旦,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专有此行。 

老旦角色

老旦

老旦名家

老旦行前辈名家多多,谭志道、罗福山、谢宝云、龚云甫、松介眉、文亮臣、卧云居士、李多奎等等等等。真正老旦挑大梁演戏的是从龚云甫龚先生开始的,称之为龚派。但可是现在宗龚派人甚少。

传承发展

老旦是以扮演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为主,纵观舞台上扮演过的剧目,属于老旦站“中间儿”的只有十几出折子戏或中型戏,在客观上局限了这一行当的开拓与发展,又由于历史因素,清光绪之前,老旦多由戏班中的老生行当兼演,即使是专演老旦者也是由男性演员扮演,而且在表演上重于唱功,不甚重视身段表情,这造成了这一行当演唱苍劲、硬朗的表演风格。龚云甫在开拓老旦行当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富于创新,不但根据老年妇女的情感设计身段,更大胆吸收青衣唱腔,使老旦唱腔刚健婀娜,也改变了老旦在戏班中一直居配演行当的地位。

李多奎先生重视唱腔韵味,以苍迈清越,韵味浓郁,感情醇厚的演唱特点,创立了群众喜爱的李派唱腔,发展了老旦的演唱艺术。李金泉先生他既继承了龚(云甫)派和李(多奎)派声调高亢苍劲、喷口有力旋律丰富优美的特点,并结合时代的需要,他在广泛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创立了老旦唱腔因戏创腔,以腔唱情重视妇女形象和心理刻画的新李派老旦。作为老旦演员,既是擅演传统剧目,又能不断创演本行新戏,既拓宽了老旦戏的内容,也加强了老旦行当的表演能力。如他的代表作《罢宴》《李逵探母》以及从50年代开始的现代戏的创作等,对于建国以来的京剧老旦艺术的革新家和表演艺术家。建国以后京剧界涌现出一批很出色的女老旦演员,由女性扮演老年妇女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之利,她们为老旦行当的开拓做出了新的贡献。

新李派讲究声似和形似,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去塑造人物形象和音乐形象。袁慧琴在二十多年的从艺历程中扮演过十多个角色,她们当中有传统戏人物,如佘太君、康氏、李逵母、岳母、李后等,也有现代戏《红灯记》的李奶奶,《北国红菇娘》中的朝鲜族女战士安顺福;更有新编历史剧中像萧太后、慈禧这样的角色.《钓金龟》《李逵探母》《岳母刺字》《赤桑镇》《四郎探母》等剧目是袁慧琴的启蒙戏,这些戏以唱工为主,她在演唱时要唱出传统戏的风韵美,即吐字清楚、喷口有力、行腔流畅、韵味醇厚、中气尤其要充沛,唱起来要有穿云贯石的力度和气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