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黎胜:《借枪》是一部反类型剧 我们尽力了

时间:2021/11/27 11:15:42 阅读: 0
看到如此“疯狂”的结局,部分观众直接指责该剧胡编乱造,完全脱离史实:“如果随便一个小人物就可以找日本军官单挑的话,中国人这么多,一对一找东条英机和日本首相单挑的话,那抗日战争就好打得多了。历史中如果真有此事,日军早就屠城了!此外,武士道精神不等于愚蠢,想不通日本人为什么送个人让他打死?”

林黎胜:《借枪》是一部反类型剧 我们尽力了

编剧林黎胜

林黎胜:《借枪》是一部反类型剧 我们尽力了

在海光寺熊阔海与“告密者”裴艳玲以及女儿嫣嫣告别,耳语通知她们从后门撤。

《借枪》如此收尾,观众的反应两极分化,有的大呼“泄气给力”,有的痛斥“胡编乱造”。面对质疑甚至谩骂,编剧林黎胜直言“没野心俘虏所有观众”。他指责部分观众被虚荣的民族精神冲昏了头脑,并强调《借枪》是一部纯粹的、有点反类型的谍战剧。

质疑一:公开明杀,胡编乱造

看到如此“疯狂”的结局,部分观众直接指责该剧胡编乱造,完全脱离史实:“如果随便一个小人物就可以找日本军官单挑的话,中国人这么多,一对一找东条英机和日本首相单挑的话,那抗日战争就好打得多了。历史中如果真有此事,日军早就屠城了!此外,武士道精神不等于愚蠢,想不通日本人为什么送个人让他打死?”

大胆假设中寻求真实

■ 林黎胜回应

我觉得一部分观众要纠正自己的历史观,不是忠实于自己对历史的认知,而是要进入剧中的历史环境和语境里,这样才会理解它。如果用《潜伏》的观点来看《借枪》,这是非常荒谬的。在改编前,我查了许多资料,包括当时天津的情况、还有抗日锄奸团、京津塘点线工作委员会、国民党方面的民先组织等等,慢慢建构起1939年天津法租界的世界,确立我要讲的故事,来说明历史曾经是、也有可能是如此荒诞的。当时的情况是,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英、法租界形成了一个孤岛。在英法面前,日本还是个小弟弟,所以在英法租界里日军的势力也没有那么强大,他们是不敢明目张胆地抓人的。天津电话局职工的“抗交”活动,就是在孤岛里与日伪统治者周旋时间很长的一场斗争。电话三、四局坐落在英、意租界,日军不能武力接管,裴艳玲窃听电话也是完全成立的。龙一说过,《借枪》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在这个大的假定性中,我们追求细节的真,来降低这种假定性。

质疑二:巧合太多

也有观众质疑、巧合太多,编剧“解套”解得并不精彩。当熊阔海接到加藤电话得知妻女在加藤手中时,为什么不利用媒体将此消息公之于众?

我们尽力了

■ 林黎胜回应

这个我没法辩解,结尾需要做到一个高点,主创被逼得要用“无巧不成书”来解决问题,虽然有破绽,但我们尽力了。至于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杨小菊妻女的下落,我认为打过去是没有用的,加藤可以不承认;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熊阔海示弱了,不能无能到乞求敌人开恩吧!他们(日本人)没有任何怜悯心的,这已经不是逻辑问题,而是人物性格决定的。

质疑三:悲壮消解,荒诞加重

暗杀演变成了一场公开挑战行为,电台对狙击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巴尔扎克公寓外人山人海,场面如电视真人秀一般。熊阔海的粉丝甚至将电话打进公寓大胆表白,双方粉丝都围着各自的“偶像”尖叫。最后连赌场也加入到了这场较量中来,并通过广播下注开赔率。有网友直言:“这些情节减损了该剧的民族主义的悲壮和肃穆色彩,加重了该剧荒诞性。”“从《借枪》身上看到了《武林外传》(电视剧版 电影版)的影子。”

历史本身就是这么荒诞

■ 林黎胜回应

小说里写得更大胆,还有观众买票入场、买座席位来观看这场暗杀的情节,但在做剧本时都拿掉了。最早就敲定了小说中明杀的高潮部分不能超过五集,否则观众会看烦了。对于一个作品的结尾来说,如果导演设计得很平,那就太没劲了!最后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被逼上梁山,包括看家!倘若重新来做结尾,我仍认为我们的创作思路是对的。你说加藤能不知道杨小菊的存在吗?但加藤允许他存在,就是为了利用他,双方互知底细还能并存,就是为了彼此利用。这种情况历史上是很多的。历史本身就是这么荒诞,我们不是搞无厘头荒诞,而是从骨子里荒诞。在前面,我们把这种荒诞遮了起来,埋得很深,但到后面就都砸开了。

还有一些观众不能接受一个地下党四处借钱买情报,我认为这些观众被虚荣的民族精神冲昏了头脑,偏真实一些就受不了,有点突破就不愿意。我们通过把“钱”放大的方式,从另一个层面表达对烈士的一种态度。传统的谍战迷质疑,“《借枪》怎么能这样?”我要反问下,“怎么就不能这样?”放宽心什么都可以。抗日英雄,有的是严肃正经老谋深算的,有的也是油腔滑调深藏不露的,我在创作时还在想,如果冯巩、葛优抗日会怎样?就像杨小菊所说,“最不像间谍的才是间谍,这才是最高明的潜伏。”我不敢说《借枪》更真实,但它反映了另一种真实。它不是生活剧,也不是荒诞剧,从头到尾,它都是一部纯粹的谍战剧,是有点反类型的类型剧。以自己的个性与同类题材区分开来,这一点《借枪》做到了。

(新京报)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