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在家乡:曾有人以写传记为名盗取海子藏书

时间:2021/11/28 8:15:39 阅读: 0
1989年3月23日,海子晚上饮酒大醉。

[摘要]海子的藏书从北京托运回来之后陆续被人“借走”,甚至包括他的遗嘱和由医院所开具的自杀诊断书,这些人各有来头。为了防止这些图书和遗物继续流失,两位老人不得不将它们装入纸箱里。

作者:金松林,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陈眉,书评人。

1989年3月23日,海子晚上饮酒大醉。

次日凌晨,他写下两封遗书。上午,便离开政法大学从西直门火车站乘车去了山海关。

25日,他再次留下两封遗书。26日便有噩耗传来,海子在龙营口附近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显然,海子一心赴死。在他的胃里,只有两瓣桔子。而在他的包里,却平静地放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康拉德小说选》、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

海子墓地

海子死后,年轻的骨灰是由两位白白苍苍的老人从千里外的京城迁运而回的。

海子的骨灰运回家,按照家乡的习俗停厝了五年,到了1994年才入土为安。最早的海子墓纯粹是按当地安葬老人的习俗而立的。墓碑正面篆刻着“显考查公海生(子)老大人之墓”,下面是立碑的奉祭者。由于海子没有下一代,故而他父母在立碑的时候以他的侄子作为海子的奉祭者。显然墓碑上篆刻多填一“子”字是出于对海子诗人身份一种理解和敬畏。墓碑的右边,是海子从西藏带回的两块“神石”。

2008年12月在北京诗人世中人的帮助下,海子的墓碑得到了重新修葺。墓碑的正面是由当地书法家邓小峰先生书写的“诗人海子”四个大字,墓碑左边新添了外地艺术家所陶绘的海子瓷像,正前方两侧并排栽上了两行松柏,坟头也新植了草皮。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出于对诗歌自身的敬意,才使得一个当代诗人的墓成了延续别的诗人内心诗意的地方。

大概也因如此,本应入土为安的海子,在死后反而不再那么安宁。他用他的死亡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到访者,从他们的身上来辨别着诗歌的力量。

海子在家乡:曾有人以写传记为名盗取海子藏书

海子墓地(图片由黄涌提供)

寻访者

随后,海子的老家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寻访者。有诗人,有诗歌爱好者,有活跃在诗歌评论界的学者教授,有海子生前结交的好友。他们或者想看看海子笔下的家乡,或者是想看看海子的父母,当然也有一些人心怀鬼胎,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想从海子的家里拿走一些什么。燎原在海子的传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往事。

1992年,海子的家里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自称是海子的好友,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看望两位老人,二是想查找资料,以便写一本关于海子的书,好让海子在人世间英名不死。信誓旦旦的言辞让海子的父母心生感动,他们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安排在自己家里住下,每天饭菜伺候他。这个青年果然浑身上下充满“干劲”,每天都在家中“苦研”海子藏书。时间一晃就是月余。直到有天中午,海子的母亲惊慌地发现儿子生前所珍爱的几本画册内瓤空空,都只剩下个硬皮壳。再仔细清点,老人发现很多图书也已经不翼而飞。原来,这个“东君”是以形而上的理由,干着形而下的勾当。他每天乘海子父母下地干活,就匆匆赶往数里外的高河邮局将打好包的图书一捆捆寄走。如此三番五次,直到被严词谢绝,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求两位老人的原谅。临行前,他还厚着脸皮希望两位老人能够同意他再“借走”一些。

这只是众多例子中最为极端一个,因为海子的藏书从北京托运回来之后就陆续地被人“借走”,甚至包括他的遗嘱和由医院所开具的自杀诊断书,这些人各有来头。为了防止这些图书和遗物继续流失,两位老人不得不将它们装入纸箱里,堆放在房间的角落。这样倒是清净了许多,可是南方湿润的气候加上虫蛀鼠咬,海子藏书仅存七百余册。那些丢失的书籍再也找不到名录。

海子祭奠者

在海子家乡,最早以群体方式来祭拜海子的,是来自海子家乡安庆师范学院的白鲸诗社。从1994年海子下葬以后,几乎每年都以群体的方式在清明将近的日子来海子墓地看看,似乎正因着海子的存在,他们内心的诗情才越来越强大。

怀宁本地的诗人们也曾经多次以集体的名义来到海子墓畔悼念。

2006年怀宁废址诗社曾组织纪念诗人海子逝世17周年的活动。参加者有本地以及合肥、南京、郑州等地的诗人50余人。

海子高中就读的母校高河中学,在海子诗歌入选人教版教材后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祭奠活动。

海子在家乡:曾有人以写传记为名盗取海子藏书

2013年3月26日,海子诗歌爱好者到海子墓前送花以怀念故者。(图片由黄涌提供)

民间的悼念活动从海子死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2009年海子离开人世20周年,由怀宁县政府和新安晚报共同举办了纪念活动。海子生前好友、著名诗人西川也特意来到现场吊唁海子。海子曾就读的高河中学,也来了几十名师生,凭吊仪式上,学生们还朗诵了海子的诗歌。

海子故居

2004年,海子家人利用他的稿费在査湾村头购买了一块地基,仿照老屋的布局兴建了一栋三开间的瓦屋。房子竣工后,请著名的书法家邓晓峰先生在门头的匾额上题写了四个大字:“海子故居”。故居正中是客厅,客厅周边的墙壁上悬挂着诗人生前的影像。左侧是海子父母的卧室,右侧是书房。为了展现海子的阅读、写作和生活,他的弟弟将海子的遗物和一箱箱图书重新搬到了这里,并且和他的堂姐一起对这些图书进行详细编号重新摆放在洁净的书柜里。其中,文学作品居多,还有一些佶屈聱牙的哲学著作。

海子在家乡:曾有人以写传记为名盗取海子藏书

海子故居(图片由黄涌提供)

书房靠窗的位置有一张老式的书桌,查振全老人说海子每年寒假回家很少外出,大部分时间都伏在这张桌子上专心写作。作品发表后,他将所得的稿费都尽可能地寄回家,用于垫付农药、化肥、种子和三个弟弟的学费。在父母心中,海子是个沉默寡言但特别懂事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海子曾告诉父亲说自己想和同学一起去南方办报,不过被父亲阻止了,父亲还是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大学当老师。对于这件事,父亲追悔莫及,“如果当初同意海子南下,幸许他现在还活着”。

1988年暑假,海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曾接母亲到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带着母亲看天安门,逛圆明园、颐和园,爬长城。后来,海子在给母亲的家信中写道:“妈妈,我要发大财了,我写的东西就要发表了,稿费都给咱们家……”母亲至今还感到愧疚,觉得是家庭拖累了他,如果不是那种家境,海子可能不至于绝望。

在三个弟弟中,二弟曙明与海子最为亲近。他曾看过海子的长诗《但是水,水》的手稿,因为看不明白所以劝海子多写点好读的东西,最好是武侠小说。海子笑着回答:“武侠很简单,只要懂点历史,有几分才气就行。”他读过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小说,他认为梁羽生还略微懂得些武功套路,古龙却完全不讲这些,总是一招毙命。

海子的死曾经令他的父母痛不欲生,谁都不愿意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如今,时光渐渐抚平了他们内心的伤痛。他们平静地守候在这栋简陋的瓦房里,向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讲述着海子生前的故事。偶尔,他们也会去海子的墓地,陪海子聊聊天。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永远地活在亲人的记忆里。

海子传记

散文家苇岸在他回忆海子的文章里曾经这样写道:“关于海子,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世上应该有一部《海子全集》,应该有一本海子传说。”而20多年以后,人们所看到的便有了这样三本书:燎原的《海子评传》、余徐刚的《海子传》、周玉冰的《海子诗意人生》。

这三本书中燎原的评传是直接对苇岸这段话的呼应,而后两本书则有了一些为神化海子而推波助澜的成分。因为这两本书里包含着太多臆造的东西了,因此也饱受异议。一方面人们渴望海子回到他最真实的生活里,另一方面又在有意或无意中将其神化。譬如在余的书里,反复说到海子卧轨的铁轨是”天梯“,是通往天堂的,说海子生与死是同一天等等。而西川在《死亡后记》一文就曾经明确表态地“如果海子真的那样,肯定脱不了演戏的勾当”。

这种为迎合大众而写出的传记,无疑是十分可怕的,它的可怕性在于,书中一些臆造的成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那些不明真相而又热爱海子的读者们。

相信海子对于很多人都很重要,但显然的是神话光环中的海子无疑总是会伤害到逝者本身!

海子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海子在家乡:曾有人以写传记为名盗取海子藏书

海子(图片来自网络)

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出版的诗集有《土地》(春风文艺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海子的诗(中国文库)》《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卷》《海子诗全集》《海子最美的100首抒情短诗》(《海子作品精选》

研究之著:《扑向太阳之豹》(燎原2001)、《解读海子》(高波2003)、《海子传》(余徐刚2004)、《海子诗意人生》(周玉冰2005)、《海子纪念文集(全四册)》(金肽频2009)《海子诗传》(边建松2011)、《海子诗传》(倾蓝紫2013)。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