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救国梦:孙中山和他的《实业计划》

时间:2021/11/28 9:03:30 阅读: 0
这个长期流亡海外,被人称为“夏威夷华人”的革命元勋,从来没有如此靠近他的祖国和民众。在大江南北,他演说“以实业与商务重建我们的国家”,令国人心潮澎湃。

这个长期流亡海外,被人称为“夏威夷华人”的革命元勋,从来没有如此靠近他的祖国和民众。在大江南北,他演说“以实业与商务重建我们的国家”,令国人心潮澎湃。

在武昌,面对露天会场的人潮,孙中山看着不远处的滚滚长江,提出修建长江大桥和挖掘长江隧道的设想,并提出要在长江上游修建一座世界最大最高的水坝。

话音一落,“大总统万岁”的欢呼声响彻武昌城。

习以为常的欢呼声不足以引起孙中山的兴奋。他最在乎的是在中国土地上修建铁路的设想。袁世凯给予的“全国铁路督办”空衔,他之所以欣然接受,是因为他想以10年之期,修建10万~20万英里铁路。他查阅铁路工程资料,拟设建设机构,考察既有铁路沿线,并亲绘铁路建设草图。

然而,铁路建设的梦想还未及施展,就被政治的旋涡冲得七零八落。

庞大的十年计划

“无矿业则机器无从成立,如无机器则近代工业亦无发达”

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遁走日本。此后与宋庆龄结婚,发动护法运动和护法战争,继而南北军阀相继背离,孙中山深受打击。1918年5月4日,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孑然一身离粤转沪。

6年辗转,孙中山又回到了起点:“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他一度陷入了极度的彷徨、苦闷之中。显然,铁路计划无从实施,他本人尚立足未稳,又何以安下一根根牢固的枕木呢。

在上海的两年半时间里,孙中山一方面与粤、闽、川等地国民党人函电往来,一方面反思过去、规划未来。

1921年,55岁的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在广州再立政权。10月10日,《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付梓。

其实,《实业计划》早在1919 年2月就已经完稿,最初用英文写就,发表在1919年6月号《远东时报》上,后由朱执信、廖仲恺、马君武、林云陔等译成中文。

1922年,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建国方略》,系《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书的合称,它分别阐述了孙中山关于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想。

其中,《实业计划》共包括六大计划,主要目标是在10年到20年内,修建相当于纽约港那样具有世界水平的三大海港(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和许多商埠,修建长达10万英里的五大铁路系统,把沿海、腹地和边疆联成一片,并修建全国公路网,来促进商业繁荣,开导和整修运河和各地内河航道。

由于“无矿业则机器无从成立,如无机器则近代工业……亦无发达”,全面开采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生产钢铁、石油、机械制造、水泥等各种“工业之粮”成为当世之急。孙中山尤为重视钢铁工业,他指出,“今日之钢铁世界,欲立国于地球之上,非讲求制造不可”,在全国钢铁储量较丰富的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开办工厂,对于已建厂的河北、山西、湖北、辽宁等地钢铁工业加大投资。

这些还不是这个庞大计划的全部。

对于农业,《实业计划》要广泛采用各种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移民垦荒,建设边疆。在此基础上,发展轻工业,使粮、棉、油、纺织、日用品、印刷、蚕丝、茶等的加工制造业,做到在自给有余的基础上外销出口。

《实业计划》的主体部分是建设10万英里铁路、100万英里碎石路和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港口等10个大的项目。他对三大港口的选址不惜笔墨,其中南方大港可选定在广州,东方大港可选杭州湾或改造上海黄浦江港,北方大港选址在天津塘沽以东滦河口附近。

百年救国梦:孙中山和他的《实业计划》

1911年前,清朝共兴建铁路9400多公里,其中大部分为清末10年所建。这部分铁路中,虽然有些为外国独资兴建的铁路,但自建铁路多达4000多公里。相比之下,1911—1928年,关内(山海关)仅兴建铁路2100公里。

勇敢者的梦想

“夫以中国之地位,中国之富源,处今日之时会,倘吾国人民能举国一致。欢迎外资,欢迎外才,以发展我之生产事业,则十年之内吾实业之发达,必能并驾欧美矣。”

在这一事无巨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计划中,孙中山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宏伟计划的背后是巨额的资金需求和庞大的专业人才缺口。

此时的中国显然既无资本又无人才。但是他认为有办法,那就是眼光往外看。

“我无资本,可利用外资,我无人才,可利用外国人才,我无良好办法,可利用外国人办法”,孙中山将希望寄托在国外,提出“借外债以兴实业,而苦无资本,则不能不借外债”,“借外债以营不生产之事则有害,借外债以营生产之事则有利”。

兴办实业的另外一个自信在于,今非往昔了。“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则不能,今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所以,他曾声明将以民国国民的身份,在未来的“十年内不问政治”,专门从事社会实业建设活动。

显然,孙中山的议程设置是10年。“夫以中国之地位,中国之富源,处今日之时会,倘吾国人民能举国一致。欢迎外资,欢迎外才,以发展我之生产事业,则十年之内吾实业之发达,必能并驾欧美矣。”

利用外资发展中国实业为当时所需。但是在晚清,外国资本名为投资实为掠夺,它们频频强迫清政府接受铁路投资计划,将势力范围渗透到铁路的尽头。孙中山说,应改变闭关主义而为开放主义,外资必须操之在我,不可授之于外国人,反对外资借投资之名提出损害中国国家权益的附加条件,也就是“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吸引外资原则既立,下一步就是如何吸纳了。

外资所有者与中国企业联合,共同开发中国实业。外国人提供机器,并且负担外国专家们在华的一切支出;中国人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双方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共赢。这一合资设想与改革开放初期倡导的“中外合作企业”多少有些类似。

孙中山游历各国,“机器”对他的诱惑是巨大的,所以他希望外国投资者提供机器,继而使国人学习工业国家的先进科技。

在民国初期,虽然国人对共和趋之若鹜,但是对机器生产仍然几近一无所知。手工生产的中国,与早已实现工业革命的欧美相比,徒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孙中山深知,中国正需机器,来耕作广袤的农地,开采丰富的矿产,建设无数的工厂和扩建交通运输网络,因而“欲兴中国之实业,非致数十万万匹马力之机器不可”。

但是,工业国家的机器生产非一日之功,“经济先进之国,以百数十年之心思劳力而始得之”,作为经济困顿的后进国家,中国“以借外资而立致之”,“遂成富国,如美国、英国是也”。所以,现在想要谋求富国足民之路,除了外资没有别的途径了。

他主张利用外资兴建的企业应为国家所有,“十年以后,则外资可以陆续偿还,人才可以陆续成就,则我可以独立经营矣!”

也许是来自游历欧美国家的观感,孙中山注意避免劳资矛盾激化,引发产业工人的罢工、游行等行为,“故在吾之国际发展计划中,提议以工业发展所生之利益,其一须摊还借用外资之利息,二为增加工人之工资,三为改良推广机器之生产,除此数种外,其余利益须留存以为节省各种物品及公用事业之价值。如此,人民将一律享受近代文明之乐矣……盖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也”。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有一次讲三民主义时说:“兄弟著了一本书,叫《实业计划》。这本书的主张,是借用外资从事生利的事业。像开辟市场、兴办工厂、建筑铁路、修治运河、开发矿业。那些大生利的事业,都归公有,把各种新事业的利益都归于公家。”

恰如《实业计划》的英文版原名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国际共同开发中国经济计划”)所显现,孙中山一心希望通过振兴实业,用机器大工业,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来发展农、工、矿、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让中国实业层级提升,中国人的生活改善,达到“共同的繁荣昌盛”。

孙中山认为,“国际共同开发”,将会使中国成为工业国剩余资本的投资地。在外资刺激下,中国实业发展将有助于避免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改变长期处于外国商品倾销之地的现状,最终成为在国际市场进行平等商业竞争的国家。由于外国资本深度投资中国,一方面发展了中国经济,另一方面避免了中国卷入贸易战。

他从—个政治家的高度,提出发展的目的在于和平。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矿产丰富、农业雄厚,但是不能独立发展,因而要与世界各国互相提携,共同开发;如今却成为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俎上肉”,“不只是中国之耻,也是世界各国之忧虑”。

但是此后,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由泛起到迅速膨胀,“国际共同开发”并无实施的可能,利用外资也成为泡影。

由于中国缺乏资本、人才和方法,孙中山寄希望于利用西方原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力、机器,转移到中国发展实业。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孙中山的雄心壮志在中国却是行不通的,欧美列强非但没有施以援手,还向当时的北京政府示好,而中国内部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人人自危,根本无暇发展工业。即便孙中山“再造共和”成功,《实业计划》实现也非十年之功。

但孙中山的勇气尤为可嘉。自中国近代开端,贫穷、落后、愚昧、软弱成为中国的标签,而官僚阶层和知识群体在寻求救国之路上屡受重创,曾国藩的儒家救世,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等均以失败告终,崇尚革命的孙中山,较之改良、新政和立宪等派人物打了个大胜仗,也希望通过“国际共同开发”取代“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等来探索一条救国富民的蹊径。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