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的大屠杀纪录片70年前为何被禁

时间:2021/11/26 17:10:12 阅读: 0
70年前,英美盟军解放德国纳粹集中营。电影人西德尼·伯恩斯坦随军拍摄,制作纪录片展示纳粹罪行,并请希区柯克担任该片的总导演。然而,这部纪录片一直未被完整播出。

[摘要]2015年1月27日前后,大屠杀纪录片《夜幕会降临》在英、德、法等15国播出。它取材自一部早年被雪藏的影片。

腾讯文化 崔莹 发自爱丁堡

70年前,英美盟军解放德国纳粹集中营。电影人西德尼·伯恩斯坦随军拍摄,制作纪录片展示纳粹罪行,并请希区柯克担任该片的总导演。然而,这部纪录片一直未被完整播出。

2014年,英国皇家人类学院主席安德·辛格(André Singer)追踪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及被禁故事,完成了纪录片《夜幕会降临》。英国著名主持人斯蒂芬·弗莱评价,它“有着不可思议的黑暗、深刻,令人不舒服,震撼、精彩”。

2015年1月27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前后,《夜幕会降临》在英国、德国、法国、丹麦等15个国家播出。1月20日,安德·辛格接受了腾讯文化专访。

1945年4月11日,盟军解放了位于德国北部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英国士兵发现了成千上万饥肠辘辘的幸存者,以及成堆赤身裸体、骨瘦如柴的尸体……

腾讯文化:《夜幕会降临》是怎样诞生的?

安德·辛格:1945年春,英美盟军解放了纳粹集中营。随军摄影师在现场拍摄了大量影像资料。这些影像令人震惊,令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它们后来被存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几年前,博物馆对这些老影像进行修复。他们的一位负责人找到我,提出想拍摄一部关于这些影像的纪录片。

我们开始探寻这些影像的经历:1945年,它们被用于制作给德国人看的纪录片,但片子只完成了初剪,没有播出。70年后,《夜幕会降临》终于将这些影像资料公布于众。我们要讲述这些影像在当时为何被埋没,展现这段被人们淡忘的历史。

腾讯文化:英美盟军拍摄这些影像资料时,想用于什么用途?

安德·辛格:英国和美国政府被集中营内发生的恶行震惊了。他们决定把这些场景拍下来,作为纳粹的罪证。

希区柯克的大屠杀纪录片70年前为何被禁

导演安德·辛格在波兰奧斯维辛集中营

这些影像有两个作用:第一,让德国的民众看到这些影像资料,告诉他们,自己所支持的纳粹政府是怎样的,这个政府以他们的名义犯下了怎样的罪行。第二,英美政府知道会对战犯进行审判,因此希望这些影像资料成为法庭上的证据。

腾讯文化:这些影像血腥、暴力,在公众面前展示,是否合适?

安德·辛格:一直以来有两种质疑:第一,是否应将这些可怕的影像资料展现给公众?第二,多大的孩子适合观看?

对于第一点,我认为,只有这样的影像,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战争的可怕。有些人试图忘记所发生的一切,或者不愿意相信这一切——直到现在,依然有些人认为相关报道是夸大其辞。对这些人而言,这些影像资料是强有力的证据,世人可以从中获得教训,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至于第二点,在今天,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网络上搜到类似的影像资料,但如果不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它们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这部纪录片适合15岁以上的观众。未满15岁的观众,可以在父母、师长或成年亲友的陪伴下观看。

伯恩斯坦的纪录片被雪藏

希区柯克是世界著名的悬念片和恐怖片大师。1945年,作为伯恩斯坦的挚友,他加盟这部展示纳粹罪证的纪录片,担任总导演。然而,因为当时英国所面临的政治局势,片子被英国政府雪藏。

希区柯克的大屠杀纪录片70年前为何被禁

幸存的美国部队摄像师亚瑟· 曼则尔(Arthur Mainzer),1945年,他曾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拍摄。

腾讯文化:以这些影像资料为内容的纪录片,最开始是什么样的?

安德·辛格:1945年,在英国国家信息部工作的电影人伯恩斯坦(他后来成为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台的创办者),负责将这些影像资料制作成纪录片。实际上,集中营解放没几天,伯恩斯坦就作为英国宣传队队员,前往集中营现场。

伯恩斯坦集结了最优秀的电影人,参与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其中包括后来的工党内阁大臣理查德·克罗斯曼,以及他的老朋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伯恩斯坦曾表示:“我们拍摄的是所有能够证明纳粹大屠杀真正发生过的影像,希望全人类可以从中汲取教训。”

腾讯文化:当时希区柯克已经是好莱坞的名导演。他对这部纪录片的贡献是什么?

安德·辛格:伯恩斯坦制作这部纪录片时,遭遇了一些政治阻力,他需要继续说服英国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他完成这个项目。

希区柯克是伯恩斯坦的好朋友。邀请希区柯克加盟,一则可以帮他完成一部好电影,二则也是对这部电影的“保护”--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希区柯克都会受到尊重,他参与的项目不会被轻易叫停。

希区柯克来到了伦敦,住了一个月,看影像资料,提剪辑建议,指导编剧……他的建议非常好:多选用广角镜头拍摄的影像资料,并同时展现血腥的集中营现场和来集中营观看的当地人的镜头——这样就可以表明,这一切不可能是演出来的。希区柯克还建议在纪录片中使用地图,用地图显示集中营所在的地址,让人们清晰地看到这些集中营离城镇多么近。

腾讯文化:这部纪录片最终完成了么?当时在欧洲播出了吗?

安德•辛格:没有,只完成了初剪。因为英国政府在欧洲所面临的政治局势,这部纪录片被禁播,项目不得不停止。

原因有很多:

希区柯克的大屠杀纪录片70年前为何被禁

希区柯克的大屠杀纪录片70年前为何被禁

希区柯克的大屠杀纪录片70年前为何被禁

以上三张图为,1945年4月,英国部队摄影师在集中营拍摄。

第一,当时德国被彻底击溃,英国政府在竭力鼓励德国民众,让他们致力于战后重建家园,这部电影很可能会对德国战后重建有反作用。

第二,二战结束后,美、苏、英、法4国分区占领了德国,苏联和美、英、法三国的政策各自有别,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加深,“冷战”开始。英国和美国政府开始强调德国不再是他们的敌人,他们的新敌人是苏联。为了拉拢德国对抗苏联,这部纪录片也不适合播出。

第三,1945年7月,丘吉尔在大选中失败,新当选的英国工党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关于德国,还包括从集中营中解放出来的犹太人的安置问题。数十万犹太幸存者不想去英国,也不想去美国,他们想去巴勒斯坦重建家园。此时的英国政府却依然坚持当初“严控犹太人移民”的白皮书,不希望犹太人大规模移民到巴勒斯坦。假设纪录片这时播出,很可能会导致更多人同情犹太人,谴责英国政府。

鉴于这三点考虑,英国政府决定不播出这部纪录片。

腾讯文化:之后有没有人再提到伯恩斯坦的这部纪录片?

安德·辛格:一直没有,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一位美国记者为伯恩斯坦写传。他在采访对方时得知这部片子,建议让世人重新看到这些影像。1984年,这部未完成的纪录片被命名为《集中营的记忆》,在柏林电影节上映,片尾标注希区柯克是这部纪录片的“顾问”。这部不完整的片子也在美国的公共电视台播出过。

腾讯文化:美国人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影像资料的?

安德·辛格: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时间从1945年的4月到7月,但在影片快要完成的时候,美国人失去了耐心——他们需要一部马上可以播出的电影。

于是,他们找人选取了其中的一些影像资料,剪辑出一部22分钟的新闻风格纪录片《死亡工厂》。他们把它放给德国的观众看,没人想看。谁想看如此可怕的片子?!电影刚开始,很多德国观众就纷纷离席。最后,在德国的美国人对德国民众表示:“如果你们不坐在电影院认真看完这部片子,我们就不发给你们配给的食物!”

“夜幕会降临”是对世人的警醒

《夜幕会降临》中,90岁的安娜塔接受了采访。当年她19岁,被关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描述:“我们和来解放我们的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集中营。这么多年,疾病、死亡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我们对这些已经视而不见。堆积成山、腐败恶臭的尸体不过是山丘,我们甚至习惯了万人坑。”

腾讯文化:这部新纪录片为何叫《夜幕会降临》?

安德·辛格:我们在帝国战争博物馆发现了1945年版纪录片的剧本。在剧本中,我们看到理查德·克罗斯曼的这句话:“除非世人能从这些影像资料中获得教训,否则,夜幕会降临。”这话具有诗意,意味深长。

到今天,看看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令人难过的是,自1945年后,种族屠杀依然不断发生,世人还未曾汲取教训。“夜幕会降临”是对世人的警醒。

腾讯文化:同以往关于纳粹大屠杀主题的纪录片相比,《夜幕会降临》有什么不同?

安德·辛格:它的线索是1945年那部纪录片的拍摄,以及后者是如何展现不同的人群的。我们选取的是摄影师工作的影像资料、幸存者的影像资料等。我们还对今天在世的幸存者、参与那部纪录片制作的人进行了采访。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位在世的摄像师,采访了他。我们也获得了其他摄像师在世时接受采访的录像。我们追溯的是那部纪录片为何拍摄、为何被禁播的历程,而不仅是讲纳粹大屠杀的历史。

腾讯文化:在这部纪录片中,你采访了很多亲历者、目击者,但是没有德国人。

希区柯克的大屠杀纪录片70年前为何被禁

导演安德·辛格采访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幸存者 曼娅· 塞林格(Mania Salinger)

安德·辛格:是的。有两个原因:第一,当时参与纪录片拍摄制作的主要是美国人、英国人和苏联人,没有德国人。第二,我试图寻找影像资料中出现的、去集中营观看的普通德国人,但是没有找到。

腾讯文化:你在制作这部纪录片期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安德·辛格:有两个大挑战:

第一个,我要一遍遍地看这些可怕的影像资料,然后找到一个平衡——要选择多少可怕的影像资料,编辑到纪录片里面。

第二个,集中营的生还者年纪都很大,我采访他们时,他们对于集中营的经历依然心有余悸,很容易动情。让他们回忆那些噩梦般的痛苦经历,我非常于心不忍。很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在哭,在难过,他们也很愿意接受采访,因为他们知道,需要有人把这些故事讲出來。

腾讯文化:今天的德国民众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如何?

安德·辛格:令我非常惊讶的是,我去德国的集中营参观时了解到,德国人没有回避,而是面对这段历史。在德国,当孩子们15、16岁时,学校会组织他们到集中营参观,让他们看到现场,看到相关的影像资料,让他们了解这段惨痛的历史。这是孩子们在成长中的必经一课。

腾讯文化:1月27日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夜幕会降临》在此时播出,意味深长。

安德·辛格:这部纪录片很及时,因为大屠杀事件发生在70年前,亲历当时事件的人至少已经80、90岁,纪录片给了他们把故事讲出来的最后一次机会。它可以让年轻人、下一代人明白,这些历史离他们并非很远,依旧活在一些人的记忆里。

腾讯文化:你是另一部大屠杀纪录片《杀戮演绎》的制片人。《杀戮演绎》和《夜幕会降临》有哪些相似和差异?

安德·辛格:它们都很有力量,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

《杀戮演绎》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讲的是1965-1966年印尼军队将领苏哈托组织的反共清洗大屠杀。当时大概有50万-100万共产党员、华人在印尼被杀。《杀戮演绎》的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用“刽子手扮演刽子手”的方式讲述当年屠杀的过程,片中没有展示任何一具尸体。而在《夜幕会降临》中,我做不到不展示任何一具尸体,因为这些可怕但真实的影像资料,将历史又带回我们面前。

本文系腾讯文化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