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茵出任它基金“爱它大使”

时间:2021/11/26 17:41:57 阅读: 0
2011年8月28日下午,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在北京举办朱茵小姐出任它基金“爱它大使”新闻发布会,暨 “世界狂犬病日”记者沙龙活动。

朱茵出任它基金“爱它大使”

2011年8月28日下午,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在北京举办朱茵小姐出任它基金“爱它大使”新闻发布会,暨 “世界狂犬病日”记者沙龙活动。

朱茵出任它基金“爱它大使” 拍摄公益广告

它基金发起人之一、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越女士为朱茵颁发“爱它大使”荣誉证书。朱茵小姐将参与它基金为期两年的防治狂犬病宣传工作。

多年来朱茵小姐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公益活动,并以实际行动救助流浪小动物。朱茵的微博上总是转贴收养小动物的讯息,她也曾收养了一只流浪狗,给了狗狗一个温暖的家。

这次朱茵小姐专门来北京为它基金拍摄两个公益广告,【防治狂犬病】篇和【不食用伴侣动物】篇。尽管连续两天在温度高达45度的摄影棚内每天拍摄超过10个小时,但朱茵非常享受与小朋友和狗狗的交流和互动,整个拍摄过程非常愉快,而且充满爱心和感动。

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张越说:“什么样的片子最难拍,一类是动物题材的,一类是儿童题材的片子,朱茵小姐这次碰到的是一群动物和一群孩子,她大老远来真是担任了一个艰苦卓绝的工作。”

朱茵说:我觉得这不像平时拍广告,我们这一次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作为义工、志愿者,所以大家的心态都是希望我们把这个信息带出去,这样大家都不会觉得累。

她说,“我觉得特别开心,原来我们国家有那么多跟我有同样心意的人去做保护动物的事情。感谢参加拍摄的小朋友和狗狗们,感谢家长们,感谢大家的努力。在场的每个人都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向大家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有狂犬疫苗可以防治狂犬病,同时我们不吃狗肉猫肉,因为如果大家吃下去,不仅不健康,也没有防疫保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多辛苦都不怕。”

在谈到接受它基金“爱它大使”的动因,她说“从小家里就养小动物,是小动物陪我一起长大的。所以我和动物的感情很自然,很深厚。当我长大以后,我希望能为动物朋友做些事情,呼吁更多的人不要伤害他们,和他们和谐相处。通过它基金我知道有很多人和我有相同的理念,我就说,这么好的机会我一定要参与,所以很顺理成章地走在一起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它基金,希望更多地人加入爱护动物的行列”。

这两条公益广告将分别于9月和11月与公众见面,朱茵希望在世界狂犬病日到来之际,通过这组公益广告让公众对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科学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对待。

用微博呼吁大家一起“爱它”

有记者问朱茵,经常看到她发微博,号召大家去解救小动物,那她使用微博传播对小动物的关爱有什么心得?

朱茵说:微博真的很方便、很好,因为以前我们艺人要透过媒体才能告诉很多的朋友、很多粉丝我们的心态,或是我们想事情的方式,我们心里面怎么想都是通过媒体。微博呢,就可以完全地把我内心里面怎么想,怎么看的东西直接让我的粉丝、让认识和不认识我的朋友们去感受。我常常会收到好多朋友在不同的地方跟我说,哪里有小动物被虐待,或是要大家去救助。其实对我来说,因为你无论对什么东西有感动就是人性,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所以我看到朋友们在微博里面求救,救救小动物,我当然义不容辞地去帮忙发,因为我觉得艺人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很多不认识我们的人,会关注我们的动态,而关注到那些动物的消息,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你有这个感动就去做吧!”

在中国每每谈到动物保护,很多人就会说,“人的事情还管不过来呢,还管动物的事?!”,朱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论你关心人也好,关心小动物也好,你关心什么事情都是好的,你有这个感动就去做吧!不用问人家为什么这样,人家有这个感动是人家的事情,我们要尊重人家的取舍。你有感动你就去做,不用问,问就浪费时间了,你倒不如省下这些问人的时间,去做一些你能够做到的事情,尽量去做就好,不要想太多。”

张越也非常赞同朱茵的观点,她说:“我觉得在一个文明的、多元的社会里面,关心什么的人都有,有关心儿童的,有关心动物的,有关心流浪者的,有关心吸毒者的,所有人都有人关心,都有人去帮助,这个社会就温暖多了,这些事光靠政府是办不过来,民间谁有点力量就使点力量。像朱茵小姐说的,你在什么地方有感动、你在什么地方有力量你就去发挥,每一点点都有人承担,这个社会就文明了。她去关心动物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她不关心人呢?你怎么知道我不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不帮助单亲妈妈,你怎么知道我没做这些工作呢?我只是没有一个人一个人告诉你我在做什么吧。对生命心软还是心硬,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态度。对动物不残忍的人对人也不会残忍。

张越呼吁“科学认识狂犬病,尽快消灭狂犬病,人道对待动物”

在发布会上它基金的发起人之一、理事张越做了主题演讲,她说2011年9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狂犬病日”,它基金选择提前一个月推出防治狂犬病的公众宣传活动,是因为狂犬病目前仍然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但在防控方面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存在许多误区,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她介绍说,近十年来中国狂犬病的发病率(即死亡率)一直维持在每年超过二千人的高位,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然而,中国每年用于狂犬病防疫的费用超过100亿元,付出的代价世界第一,效果却是世界倒数第二,而且80%的狂犬病疫苗是用于人而不用于狗。

由于疫情无法在短期内控制住,很多地方政府采取了在疫情重灾区大面积灭狗的极端措施,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而这并非防治狂犬病的唯一可选的手段,也绝非是从根本上消灭狂犬病的方式。

狂犬病并非不能被消灭,很多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全境消灭了人患狂犬病。大量的研究报告表明,区域性的灭狗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狂犬病的,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并提高犬只免疫率是消除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张越表示,希望通过它基金的能力与影响,推动中国狂犬病预防与控制的进程。从教育民众,传播概念到配合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它基金都将肩负起重任。

保护动物记者沙龙:如何科学、有效、人道地防治狂犬病?

发布会上张越和朱茵小姐为“中国保护动物记者沙龙”的成员颁发“爱它志愿者”证书,鼓励他们长久以来以令人震撼的报道,向公众披露真相,为动物请命、为人心洗尘的志愿行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它”的行列中来,为建立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文明社会而努力。

随后,它基金举办了“世界狂犬病日”记者沙龙,邀请国内顶尖专家、一线报道记者与几十家媒体记者互动、研讨。

传染病流行病专家祖述宪教授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狂犬病传染与预防的基本知识,他指出,我国防治狂犬病的主要难点在农村,因为农村犬只缺乏管理、免疫率低,人被咬伤后又没钱或打不到疫苗,造成了目前每年有二千人以上死亡的情况。同时,他指出,目前我国防治狂犬病的怪现象是“农村人发病,城市人打针”。很多城市人因为缺少对狂犬病基本知识的了解,造成极大的恐慌,被家养的已经注射狂犬疫苗的犬只咬伤后进行免疫处理,花费上千元,祖教授强调,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还纠正了对于狂犬病的许多认识误区,如“健康犬也带毒”,“狂犬病毒可以潜伏十几年、几十年”等都是错误的认知。

国家疾控中心应急办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办公室殷文武主任介绍了我国狂犬病现状及国家和卫生部方面对狂犬病的防控对策。他说消灭狂犬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阻断病毒在狗之间的传播,世界几十个国家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对犬进行覆盖率超过70%的免疫是最有效、经济的策略。

他说,目前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能力足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我国的经济基础也足以支持去做这样的行动。但是,我们仍面临很多问题,重视不够、宣传不够、各部门协同不够,特别是防治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加强。

军事医学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扈荣良教授介绍了深圳、北京等地控制狂犬病的先进经验,他再次强调为犬只免疫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同时指出圈养犬只对阻断狂犬病毒传播的重要性。专家们都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狂犬病在中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众可以用科学、有效、人道的方式来防治、杜绝狂犬病,改变对待流浪狗的方式!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