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巴法纳》影评:侧面的伟人,正面的友情

时间:2021/11/26 18:49:32 阅读: 0

《再见巴法纳》影评:侧面的伟人,正面的友情

《再见巴法纳》海报

腾讯娱乐专稿(文/梦见乌鸦)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传记电影。电影讲述了纳尔逊·曼德拉1964年被捕入狱后20余年的监狱生活,按理说这个故事将大有文章可做,如何表现曼德拉在监狱中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所经历的磨难恐怕是很多主流导演的必选项。然而《再见巴法纳》却剑走偏锋,以一名看护曼德拉的狱警为主视角去审视后者,从而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姿态来完成对曼德拉铁窗生涯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再见巴法纳》的独特之处。

葛瑞格里,一位荷裔南非白人,《再见巴法纳》就是改编自他的同名传记小说。在上世纪60年代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大潮下,与其他白人一样,认为黑人是劣等、下流、暴力人种,电影开场就描述了葛瑞格里一家人在当时的环境下的主流心态,将葛瑞格里划分至与曼德拉为首的黑人有着不同背景、信念冲突的对立阵营里。而他也有一个特殊之处,葛瑞格里通晓班图语,因此被委任曼德拉的看护狱警。电影片名中的“巴法纳”,在科萨人(居住在南非开普敦省的牧民)使用的班图语中的意思是“最好的男性朋友”,电影中部穿插了主角的一段回忆,格瑞格里从小在一个农场长大,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唯一的朋友就是一个黑人小男孩。影片的标题指的就是那种友情,为电影随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让这两位身处于对立阵营的男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再见巴法纳》影评:侧面的伟人,正面的友情

丹尼斯·海斯伯特演绎了曼德拉的铁窗人生

《再见巴法纳》究竟是曼德拉的故事,还是葛瑞格里的故事呢?本片这种侧面描写在传记题材作品中虽不常见,却很典型。如果没有遇到曼德拉,葛瑞格里没有任何故事可言。正因如此,本片通过一个非主线人物的视角,对他进行细致的刻画,从立场的动摇到转变,才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方的人格魅力和对主角的影响。电影《莫扎特传》有些相似,通过宫廷首席乐师萨利埃利来讲述莫扎特的故事,这就使得莫扎特显得更加卓越非凡;又如《第八天》或者《雨人》,主要侧重点在于重心人物身旁的角色,让整个故事得以精致入微,最终完成对重心人物的升华。简言之,本片是一出“双雄”戏,而这样的电影是非常难以驾驭的,少不了的就是对角色空间的合理分配,如何做到侧面人物没有喧宾夺主,是本片要完成的任务。

平心而论,曼德拉在片中的笔墨并不多,而葛瑞格里的生活琐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并非是对曼德拉的有意回避,而是采用“模糊叙事”的手法,刻意将曼德拉这个角色淡化,让他与葛瑞格里接触了之后对后者本身所起来的巨大影响而强调曼德拉的人格魅力。比如前半部分二者的几次交谈到后来的棍术比武;前半部分毫不留情的终止曼德拉与妻子的会面,后半部分他又亲力促使曼德拉与妻子“21年后的拥抱”,还有主角在图书馆偷阅《自由宪章》、在酒吧与种族主义者发生争执、生活中也被其他人嘲讽过于接近黑人等等情节,都是用平缓的口吻诉说着曼德拉对主角的价值观的影响。

这样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电影用一种“非常规”叙事来完成对曼德拉的塑造,电影的主题是“自由”,本片并没有将葛瑞格里的主线从主题中割舍开来,二者是分不开的。用句成语叫做“抛砖引玉”,这种叙事视角比较形象化,假如电影像很多传记片一样,以曼德拉在监狱中的长期斗争为主,这样对于不了解曼德拉和南非历史的观众来说,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缺失,因为他们不明白曼德拉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会在黑人中产生如此大的号召力?而本片则是通过葛瑞格里的作为,在监狱中与曼德拉的友情,在监狱外的遭遇,从他身上观众会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上面说过的“为什么”,更能体现关于曼德拉的能量和精神。

当然这样的叙事手法也并非毫无漏洞,最大的缺点就是让电影有些平淡,叙述有些流水账。这是很多传记电影无法回避的问题,20年的监狱生活被浓缩在100分钟内,对导演技法是一次考验。好在本片在长时间平淡的笔锋中做到了“润物细无声”,从细节和对话中波澜不惊的直击人性深处,完成了对曼德拉人格魅力的体现,也突出了两位主角最终的长期培养下诞生的友情,坚不可摧。曼德拉离开监狱,对葛瑞格里而言是一个与挚友诀别的时刻,也就是片名《再见巴法纳》的内涵,直接点题。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