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惨遭后现代主义碎尸的莫泊桑名著

时间:2021/11/26 20:19:36 阅读: 0

[摘要]史蒂芬·布塞这部可以名为“倒霉女人无聊的一生”的作品,也确实像被各种无剧情、无情绪、无象征水分充满了的海绵。

《一生》:惨遭后现代主义碎尸的莫泊桑名著

《一生》海报

腾讯娱乐威尼斯报道团(文/seamouse)

改编和颠覆名著有很多办法,最极端那些总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评价。史蒂芬·布塞新片《一生》就顺利激起了料想之中的好恶之分。看过莫泊桑小说一部分的我,觉得它极度冗长、乏味、催眠,也有在其中寻觅后现代叙事乐趣的朋友,认定它不落俗套、高度提纯人物。

史蒂芬·布塞首先颠覆的是他自己,在这位勤劳法国导演这些年的电影中,被他盯牢的男一号文森特·林顿,从建筑工人(《尚蓬小姐》)到刑满犯人(《春意暂迟》再到超市保安(《市场法律》),都以非常方法派和接地气的表演,伴随着极其纪录片化的方式,呈现出角色处境非常窘迫的现实主义故事。而这一次,史蒂芬·布塞把自己置于陌生的19世纪诺曼底农庄,也放弃了御用的文森特·林顿。

可或许出于独特的艺术考虑,也或许因为不可能拥有服装道具化妆面面俱到的充足投资,他并没有从粗糙的现实主义土壤扎到精美的古典主义生活里。全片从头到尾,除了一场诺曼底悬崖草坡边的独自徘徊,看不到任何属于那个年代的华丽或破败庄园、在精品餐桌细嚼蔓延的举手投足,转而是一个接一个充满银幕的大特写,以及抽出小说中部分心理段落后开始喋喋不休画外音的自述。

《一生》:惨遭后现代主义碎尸的莫泊桑名著

《一生》剧照

莫泊桑原著《女人的一生》中,主人公约娜是一个刚从修道院归来的纯真女孩,“她的相貌宛如韦罗内塞的一副肖像画,那黄灿灿的金发仿佛给她的肌肤着了色,华贵的肌肤白里透红,覆盖着详细的寒毛,仿佛罩了一层淡淡的丝绒,只有在阳光的爱抚下才能依稀分辨。”茱迪丝·谢拉扮演的约娜,确有一副天生注定不幸的女人样貌,却没有一丁点作家笔下吹弹可破的楚楚动人形象,以让观众能为她随后大半生不断被伤害的命运所扼腕。

伯爵之女约娜,碰上了一段既被安排又自己珍视的恋情。与家道中落的子爵于连结婚后,这个先前的完美爱人就彻底变了个人,对待家里冷漠自私,对待佣人暴躁专横,且在外与另一位伯爵夫人公开搞在一块。未经人事就献出初夜的约娜,痛在心里却止于嘴边。独子保尔成了约娜唯一的牵挂和期盼,却在她的溺爱下,成为一个与妓女私奔后不停欠债,只懂写信要钱,最终把家业全部挥霍一空的败家子。导演史蒂芬让镜头通篇跟随着她乏味的日常,试图呈现一个懦弱到只能絮叨宿命的可怜妇女。

最特别但也过于颠覆观影习惯的,是一场接一场,与神父、父亲、女佣的哭诉,正反打场面停留在空间没多久,对话竟就成为画外音,飘到了灌木丛、泥墙、树木等等毫无理性蒙太奇可框定的空镜头中。要说这些大量的空镜头反应困于乡村农庄的约娜空虚生活吗?那也颇为牵强。不过也有几场关于大雨的拍摄,显现出原著的文字味,“雨水,仿佛胀破了,雨水倾斜到大地上,大地像糖一般熔化了,变成一片泥浆。阴沟的水漫出来,哗哗流淌,灌满了行人绝迹的街道。临街的房舍海绵似的吸足了水分,从地窖到顶楼的墙壁都湿透了。”

而史蒂芬·布塞这部可以名为“倒霉女人无聊的一生”的作品,也确实像被各种无剧情、无情绪、无象征水分充满了的海绵,当然,鉴于各有所爱的青菜萝卜,相信总有对胃口的影迷能从海绵中挤出满足自己思维乐趣的后现代主义碎片吧。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腾讯新闻手机客户端新增电影频道,汇聚全球电影资讯、好片推荐,更有全国通兑电影票,好莱坞原版电影周边送不停!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