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宾的最后一天》:被政治立场带着跑偏了

时间:2021/11/26 22:05:33 阅读: 0
腾讯娱乐威尼斯专稿 文/付超

《拉宾的最后一天》:被政治立场带着跑偏了

《拉宾的最后一天》导演

腾讯娱乐威尼斯专稿 文/付超

哎呀妈呀,阿莫斯·吉泰老师又来了!果不其然,这位一直心系中东格局的以色列名导这一次,这次讲述的是以色列政坛传奇人物伊扎克·拉宾遇刺这样耸动的题材。按照他跟三大电影节的关系,只要操持得当,基本上是提前入围金狮最后角逐的节奏。

但怎么说呢,片子确实维系了吉泰的一贯水准,但纯纪录风还是让人一直难以入戏。更别说,在冷静了整整两个小时后,吉泰在最后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政治倾向,结尾那段剧情为拉宾高歌颂赞的意图实在太过明显,也一举把之前绷住的劲,给自己卸掉了。

1

稍微了解一些政治的人都知道,伊扎克·拉宾是近代历史中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这位以色列前总理,在任期间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立下汗马功劳,并最终在任内遭遇枪杀死亡。

但拉宾并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这是他身为政治人物最有争议的一点。在担任以色列总理前,他是个出色的军事家,最经典的战役,就是作为主要指挥官,率领以色列赢得了1967年的六五战争。简单来讲,政坛前期他以军事家的身份声名鹊起,后期转型为政治家后却开始鼓吹和平,这一戏剧性,也是他作为一个影视作品主角最有发挥空间的地方。

但吉泰可不管这一点。《拉宾的最后一天》从片名来看,是在讲拉宾遇刺当天的故事,但实际上,他最终想达到的目的,还是通过拉宾之死,来表达对中东局势无解之势的惆怅。

这就造成了片子最终出来特别尴尬的一个技术问题,即过程和结果相脱离,各自独立。

2

《拉宾的最后一天》的开场,就用历史影像资料和伪纪录片的方式,再现了拉宾在1995年11月4日和平集会后遇刺的史实。

随后的剧情,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聚焦于官方对抢救医生、保镖、司机、现场维护秩序的军警、拍到遇刺画面的民众以及凶手的询问场景。

这一套打法,显然会让人误以为,吉泰是想追究拉宾之死谜团。毕竟,拉宾当年遇刺身亡,有许多可深究的可疑之处。比如以色列官方早在集会开始前一周就收到可能有枪手袭击的报道,再比如,遇刺地点到医院的路程仅有5分钟车程,最终却花费20分钟才抵达,等等。

但在诸多审讯相关人员的漫长剧情中,这些细节鲜少提及。吉泰在此时就已经开始加插进不少民众游行抗议的镜头,为最后的结尾进行铺垫。

关于史实,片中提到的几点细节,不过是枪手行刺时高喊的“这只是空包弹”,以及结尾才隐晦提及的手枪子弹中,包含杀伤力极大的“达姆弹”。

3

吉泰个人主张和平主义的政治观在他之前的各种关于中东题材的作品中早有宣扬,但同时,他本人对部分好武民众的不喜也丝毫没有掩藏。放在《拉宾的最后一天》里,这种思想和立场一点儿没有变。

在片头和片子中段,吉泰选取的采访资料和民众游行影像资料,都极为有立场性。尤其影片结尾段落,在拉宾身前最后三次露面与公众对话、却因为和平主义遭到民众“以色列叛徒”攻击的画面,接二连三。

对这样的局面,吉泰本人显然是极为愠怒的,所以在影片最后,他最后一次引用历史画面,选取了拉宾在国会与人争辩的影像,对方的张狂与肆无忌惮,与拉宾的从容不迫相映成趣,也早早摆明了吉泰的立场。

尽管如此,《拉宾的最后一天》还是有温情的地方。比如片子最后采访了拉宾的遗孀,对方对着镜头深情表示,自己对拉宾之死从来不觉得愤怒,而仅仅是觉得失去了爱人,“特别悲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吉泰类纪录片式的枯燥对谈的确有损观影乐趣,但他标志性的长镜头还是得到了保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片头政治家和刑讯人员共处一屋的长镜头,除了天衣无缝的移镜,也将拉宾之死对政治家和普通民众的不同影响,统一了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