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真正不适合娱乐圈的,是抑郁性格。如今她复出,我们希望,坏的一切都成为过去,她能享受静的好处,在一个渐趋平静的年龄,平静地歌唱。
腾讯娱乐专稿 文/韩松落
这两天,让人产生最复杂感受的,莫过于许美静的复出,她亮相“年代秀”,演唱几首代表作。银幕上的她,微胖,穿粉红色衣服,台上台下,都笑得非常甜美。她还在,而且还在唱,而且复出了。对于喜欢她的人来说,一块高悬多时的石头,算是款款坠地。
粗粗一算,许美静成名,竟已有二十年了。1992年,她借助选美比赛出道,第二年凭借唱歌比赛,与唱片公司签约,1994年推出第一张唱片。单从发片时间间隔来看,她算是高产,但她的黄金时代只维持了短短几年,歌曲总量并不算多。可她冷寂的歌声,却最终成了九十年代华语流行乐的一抹异色。
她所在的上华唱片,也有一种微微的冷调子。“滚石”和“飞碟”唱片的歌手,更像明星,在唱歌之外,也多半是媒体宠儿,时时有花边消息问世。“上华”的歌手,比如李翊君(微博)、孟庭苇(微博)、陈明真(微博)、熊天平、许茹芸(微博)(微信号:xuruyun_valen)、阮丹青、“动力火车”,却更像单纯的歌手,私生活很少得到张扬。作为“上华”一员,许美静也是以一种冷僻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从歌到唱片到MV,都非常简约,MV往往就在一屋一景中完成,曾被乐评人冠以“环保主义MV”称号。
低低的,冷冷的,暗暗的,静静的,那是她歌曲的风格。这种低冷暗静,放在她身上,显得格外迷人。不过,如果以冷与静为标准,为她的专辑画出曲线,可以看出,她的歌,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冷、越来越暗的趋势。这张趋势图,最终在世纪末画上了句号,1999年,上华唱片被收购,成为环球旗下的公司,公司人事变动,加上她第二年推出的专辑《静电》,口碑好,销量惨,她从此渐渐淡出,《静电》成为她最后一张专辑。
就在人们以为她已经彻底退隐,像她歌里那样,去了一个被遗忘的小镇,和爱人互相温暖时,2006年6月22日,在新加坡的一个酒店里,她尾随陌生人,并向陌生人大喊:“call me God!”随即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她的精神状况,由此浮出水面,一起曝光的,还有她的感情状况,她和制作人陈佳明的感情,成为人们猜测和议论的对象。
传闻描绘出来的,是一段残酷的感情。陈佳明已婚,而许美静爱到痴狂。她精神崩溃时,陈佳明并没出来表态,她随后替他辩护,说他需要沉默,沉默比出来说话需要更多的勇气,还一再表示,下一张专辑,她还希望能和陈佳明合作。
此后,她曾几次试图复出,或者说,她其实并没退出,只是没有一个再度振作的机会。2008年,她出现在《安娜与安娜》的电影原声里;同年秋天,她登上央视中秋晚会,并宣布会在当年11月推出新专辑;2011年,出现在新加坡电视剧《星洲之夜》原声专辑中;2012年,登上云南卫视元旦晚会。然后,是2013年。这一次,声势足了,火候到了,她的复出或能真正落实。
人们很愿意把她的崩溃,归罪于陈佳明,归罪于那段无望的感情,但当我们回望她的生平,却不难发现,她性格抑郁低落,却陷入了娱乐圈这样一个压榨之地,要辛苦演出,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和议论。在唱片业的繁盛期,这种低落性格,还能有一席之地,只要唱片销量差不离,歌手总可以安然地躲在幕后歌唱,上华唱片提供的,就是那样一个冷调子的家,但她却又遇上了唱片业的大转折,歌手被抛掷到丛林中去求生求存。一根根稻草,造成了后来的积重难返,感情,或许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艺人都自称“性格不适合娱乐圈”,以此表示自己的清高,但事实上,真正不适合娱乐圈,或者一切名利场的,是抑郁性格。抑郁性格,在别的地方,或许还可以容身,但在娱乐圈,却是致命伤,更要命的是,当事人还得掩盖自己的性格,或者朝着乐观积极的假象去表现。这种性格、这种境遇,和她唱的那些歌,和2000年后的行业状况联合作用,最终酿成灾难。
1999年,在上华为她出版的精选集中,有一句文案这么写:“美静的特别,在她的静。”那种静,是好,也是坏。如今她终于复出,我们希望,坏的一切都成为过去,她可以享受到静的好处,在一个渐趋平静的年龄,平静地歌唱。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