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师范大学毕业生张志峰迫不及待地和同窗好友颜俊、陈婷婷返回家乡调查乡村教育现状。他的家乡在福建省西南部南靖县的边远山区,在那片深山密林里,隐藏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民居——福建土楼。 张志峰父亲早逝,由爷爷带大。爷爷原打算让孙子毕业后离开穷山沟去大城市工作,可张志峰却打算回到这个穷乡僻壤的老家给村里的孩子当老师。于是,爷孙俩第一次争吵了起来。 好友颜俊也想跟着张志峰一起干,而从小过惯了优越生活的陈婷婷只呆了一宿便跑回了城里。 张志峰和颜俊到村里村外了解情况之后,摆在面前的现实,使原本热情如火的他们心里凉了半截,而村小学校长的一席话更使他们的心掉入谷底。原来,这一带的很多学龄儿童由于家境困难都辍学了,学生人数越来越少,乡教委打算撤掉这里的教学点,把学校合并到另一个村庄小学。一旦这个教学点被撤,这里的孩子就只能到十几里外的小学念书了。 就在这时,张志峰的弟弟张志明不听劝告,辍学去了深圳打工,这令本应扛起家庭重担的张志峰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另一方面,颜俊作为家里的独子,也面临继承家业做咖啡厅生意的选择。但是,村里的孩子们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依然那么渴望读书。孩子们淳朴的话语和求知的眼神,时时出现在他俩的脑海里。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后,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内心斗争,这两个年轻人毅然回到“土楼之乡”,当起了边远山区的支教志愿者。 开学时,张志峰他们意外地接待了一位台湾姑娘张雅琳。她遵照爷爷的遗嘱来寻找祖籍地,还要给家乡做一件善事以完成爷爷遗愿。当看到生活困难的村里孩子对上学念书的渴望,她深受感动,决定放弃去美国留学的机会,留在这里当“义工”,当一名不计报酬的小学教师。 于是,这三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人生起步的路上碰到了一起。 现实的考验接踵而至。去深圳打工的张志明因涉案被公安部门追查,他偷跑回家想避避风头。张志峰劝他去自首,而爷爷认为此事败坏张家门风,要和本来没有亲缘关系的张志明解除收养关系。爷孙俩为这事又一次产生了矛盾。幸好后来张志明无罪释放,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来。 颜俊上山去找辍学的学生林春良,却发现林春良为了给奶奶治病,上山采药不小心滑落悬崖。颜俊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林春良,又资助林春良重返校园。然而,颜俊的父母下了最后通牒,要颜俊立即回家,到自家新开业的咖啡厅连锁店当老板。临走前夕,孩子们打着火把连夜步行了十几里地给他送行。颜俊不得已离开了这些孩子,在夜色中,他面对古老的土楼失声痛哭。 张雅琳本是一个性格柔弱的台湾姑娘。有一天,为了一个因患病而辍学的孩子能及时上医院治疗,她背着孩子走了十几里山路,又为孩子献了血。后来,在上山途中淋了雨,自己也病倒了。张志峰和孩子们一起用自制的担架,把她送进医院。在她刚安下心的时候,当房地产公司老总的父亲突然从台湾来看她,催她去美国读书。可是,当她父亲看了家乡的土楼、祖坟和校舍之后,心灵受到很大震撼。他想到自己虽盖了那么多高楼大厦,却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家乡捐过一砖一瓦,这让他感到无比惭愧。临走时他激动地表示,他放心让女儿留下来教书,并且还要在土楼村里盖一座“希望小学”。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村里村外原来辍学的学龄儿童陆陆续续都返回了学校。土楼村这个有数十年历史的小学教学点终于保留了下来。 一年后,颜俊又上山了。他带来了学校最需要的书籍、文具和手风琴。 张雅琳的父亲和村里老人查对了族谱,得知他的祖先就是从这山沟里出去的,之后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而落户台南。他的祖籍就在这个古老的土楼村,这里的土楼人家就是他“同根同宗”的乡亲。他兑现了承诺,通过“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盖起了三层楼的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