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电视纪录片《徐悲鸿》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江苏省文化厅、中共江苏省无锡市委宣传部、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无锡广播电视集团、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联合摄制,南京华艺音像公司承制,共分8集,反映徐悲鸿由一个乡村之子成长为一代宗师的人生轨迹,多侧面、多角度地揭示徐悲鸿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和卓越成就,表现徐悲鸿“学习借鉴、洋为中用”的胸襟胆识和“继承传统、古为今用”的清醒意识,以及热心育人的高尚师德,民族危亡之时挺身而出的赤子之心,同时还表现了徐悲鸿在台湾的深远影响,海峡两岸推崇一代大师的共识。 徐悲鸿一生,浸染儒家思想,博采西方精华,是百折不挠攀登艺术高峰的一生,也是与祖国母亲共患难、同命运的一生。在徐悲鸿诞生110周年前夕,电视纪录片《徐悲鸿》分组拍摄的寻访遍及徐悲鸿生前的足迹,从江苏、北京、上海到重庆、广东、广西、内蒙、台湾,从法国、德国、意大利到新加坡、印度、日本、俄罗斯,以“大海捞针”般的勇气投入创作。 该片发掘徐悲鸿身上众多的“第一”:第一个中国学生考入巴黎高等美院;第一个画出中国主题油画;第一个在欧洲及俄罗斯举办中国画展引起轰动;第一个中国人在印度为泰戈尔和甘地画像;第一个将南洋筹赈画展所得巨款捐献祖国;第一个把齐白石介绍到北京以外的地方;第一个提携了傅抱石这位日后的画坛大师……

情系中华   本集表现徐悲鸿在时代变革中的追求,他的精神与理想穿越时空隧道,在今天仍充满魅力。   徐悲鸿满腔热情拥抱新时代,他为骑兵英雄画肖像,他深入水利工地,准备创作《当代新愚公》。   徐悲鸿收藏是艺术家的收藏,他保存的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是不惜血本收藏的国宝,有功于中华民族。徐悲鸿很早就有办博物馆的愿望,可惜壮志未酬。   徐悲鸿创造过巨大的精神财富,自己生活却十分简朴。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遵从徐悲鸿的生前遗愿,把一大批价值连城的藏画与作品无偿捐献国家。文革动乱中,周恩来亲自过问,徐悲鸿纪念馆珍品藏入故宫博物馆,才抢救了这些国宝。   徐悲鸿的人生短暂而光辉,他站在艺术之巅,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华人自豪与荣耀。他的整个生命似乎是一次遥远的旅行,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探索者的伟大身影。…
大师秉性   提要:本集表现徐悲鸿的人格魅力,尤其是他坚持真理的铮铮傲骨、平等亲和的人文理念。   徐悲鸿率真坦诚,终其一生,他的身边周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他们或是国民党的宣传部长,或是共产党的重庆代表,只要性情相合,都能成为朋友。在艺术上也是如此。   在许多无名之辈的人生十字路口,徐悲鸿给了关键性的扶助。而他自己,把这种扶助看得很平常。东受禄寺街的街坊邻居还记得,徐悲鸿没有名人的架子,是个真性情的人。   在北平被围时,徐悲鸿带头向傅作义将军建言和平解决。在新政协会议上,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他不辞辛劳筹建中央美院,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竭尽余力。…
魂归两岸   提要:本集表现徐悲鸿被海峡两岸画坛尊为始祖,台湾民众称之为“现代美术之父”。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实际与徐悲鸿执掌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以及徐悲鸿担任首任院长的中央美院前身国立北平艺专,同出一门。   徐悲鸿同事黄君壁与学生孙多慈等任教于台湾师大,使徐悲鸿美术教育体系在台湾得以传承。徐悲鸿在台湾有“画圣”之称,李奇茂等一批台湾名家受其影响至深。   徐悲鸿前妻蒋碧微思念儿女却不能见面,是无数家庭悲剧之一。在两岸未开放时,徐悲鸿专著在台湾顺利出版,徐悲鸿画展轰动一时,吸引万千台湾观众,创造了台湾历史博物馆的“个展之最”,生动说明海峡两岸文化同源,一脉相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