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好味道剧情介绍

民国26年,台南县佳里镇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家裡,林聪奇与谢足来到了这个人世间。镇上开始有人被徵调前往中国战场当军伕,战争的气味渐渐地渗入了这个纯朴而热闹的小镇。那是个物资缺乏的年代,艰困的生活考验着人心。林家与谢家分别面临着不同的生活困境。林聪奇的母亲在生下第二个女儿时因为难产而过世,那年林聪奇才七岁,父亲不久之后又取了新的妻子,渐渐沉迷于赌博,家道低落,在亲戚之间也抬不起头来。聪奇还记得小时候常去天主教的碾米厂领受救济品。小小年纪的他当时发现竟然有跟自己完全没关係的人也愿意对陌生人持续不停的付出,这种捨得的情怀在林聪奇当时幼小的心灵裡播下一颗善的幼苗。十四岁的那年,林聪奇的父亲受了风寒,吃了感冒药之后,误饮私酿假酒驱寒,因而丧命。当时家裡连帮父亲办丧事的钱都没有,只能草草地透过团体公葬的安排,让父亲入土为安。接下来亲戚间推诿安养责任的过程,让林聪奇饱嚐人间冷暖。林聪奇在佳里镇金唐殿前的菜市场裡,找到一份在油汤摊裡打杂,日薪一元的工作。好心的老闆让林聪奇住在家裡,每天早上三点多就得起床工作,挑水担轮炭做清洁工作。隔年,才十五岁的林聪奇就开始帮忙切菜下汤,当时他的手艺都是透过他一双眼睛偷学来,他煮的饭不仅份量比一般人多,而且还因为特别好吃,而被市场裡寿司摊师傅指明要林聪奇煮的饭。过年时节,村里街头防宵小时,个头不大的林聪奇还得代替老闆去「顾更」,当村头村尾一家人团员相聚的时刻,他只能蜷缩在那用稻草竹架临时围起的守望亭裡帮大家的「平安」守夜。当时常常睡眠不足的他,还记得一隻手指在切菜的时候被切掉半截,当下却感受不到身体上的痛楚,他只想赶紧完成今天的工作,好好的把今天给过完,然后能够在天亮前躺在床铺上睡一下,他就能心满意足地带着笑容入睡。谢足的家世比起林聪奇来说更为坎坷,不仅双亲早年身亡,寄人篱下的日子更是难熬。谢足的身材高大却身体孱弱,在叔叔的鱼丸店裡大小杂务让她常工作到昏厥,也因此种下往后大小病缠身的后遗症。或许是因为提早面对大人的世故,谢足并不多话,但心裡却一直都有自己坚定的看法,她常说「言语轻微没重量,但说出口,就沉重压心底。」(这句话好像是她听上人说的。当时谢足反观自己过往对别人高道德标准的严厉,常说出很重的话,也许无形中伤了别人,所以在晚年走进慈济听了上人这句教诲后,她铭记在心,性格也才变得柔软)所以她这辈子只要说出口的话,就像诺言一样沉重,一无反顾。对于婚姻她也抱持着同样的看法,当时在市场裡面有许多人都对外貌姣好的谢足有兴趣,但谢足心裡却只看到那个勤恳的同龄少年林聪奇。她好奇着,为什么那个少年那么苦,还能时时刻刻笑得出来?两人在十九岁的那年,决定携手走过一生。结婚是为了想要多一份力量,年少的林聪奇心裡是这样想的,然而他却不知道,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责任。林聪奇在孩子出生没多久之后,就应部队徵召入伍,当时八二三砲战刚打完,金门岛上一片破瓦残壁,亟需重整。两年的兵役,林聪奇没有回家,不识字的他也鲜少给谢足隻字片语。家中的生计,就靠谢足带着不足一岁的女儿林丽美维持着。谢足白天在各式各样的农事中打杂工,夜裡则挨家挨户地穿梭在街坊邻居家裡寄卖酱菜瓶,辛勤终日仍然无法获得温饱,必须每日到人家田裡找寻残馀的菜梗或野菜回家。林聪奇退伍之际,一个同梯退伍的小琉球人邀林聪奇到高雄跑船,这对于当时急需金钱的林聪奇有很大的诱惑,然而分离两年的夫妻之情,让林聪奇无法再抛下妻女,远赴重洋。林聪奇回乡后,在台南佳里镇嘉福里胼手砥足地开了一家小杂货店,看起来一家生活就要安定下来时,谢足却染上怪病,背上长了脓疮卧病不起。林聪奇除了做生意之外,还得四处求医,家中积蓄几乎全都耗费在谢足的病上。此时,甚至有人对林聪奇建议不要在花钱在这无底的坑洞中,让谢足随命而去,在那个医疗不发达的年代裡家家户户常有人因病而逝,邻人的建议也不足为奇,尤其见林家如此贫困,此建议也无非出于善意。然而林聪奇坚持谢足好好一个美妻嫁入林家,岂可因为家中贫困就亏待看轻谢足的一条命。林聪奇耗尽家产,省吃俭用,四处借钱终于把谢足的命给捡了回来。谢足接连地替林聪奇生了四个孩子。林聪奇的兵役与谢足的病痛,让第一个孩子与第二个孩子之间相差了五岁。林丽美,这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差点因为营养不足与疾病而夭折的孩子,注定在未来要替家裡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谢足一心想要离开台南佳里,往高雄发展,除了想要摆脱佳里亲戚对于林家的冷言冷语,也期待着在大都市裡面做生意,可以赚多点钱来还之前欠下的钜额债务。当时林聪奇犹豫于是否要离开故里前往高雄发展。他还记得二十四岁那年举家迁往高雄大港埔卖咸粥的那段往事,一家人不仅病痛不断,而且还饱受在地人排外的困难。返乡后,他们花了更多的时间才把这杂货店的生意经营起来,虽然总是有很多顾客赊欠帐款,邻里之间的情谊让林聪奇一直没办法硬下心肠一一讨债,但是家裡却常穷到连下一顿饭的钱都不知道在哪裡。一直到有一回,林聪奇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牵着牛的有钱阿舍连一包烟的钱也不愿意先还给他这个穷苦人家,林聪奇这才意识到,如果待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地方继续下去,如果不鼓起勇气往外发展,他永远都无法赚到足够温饱的金钱,此时的他,无疑是对于台南在地人的人心有了很深的感慨。加上谢足一直认为往高雄地区发展,对于一家人的未来都好,三十岁出头的林聪奇决定带着一家人再度冒险离开熟悉的台南佳里。在那之前,林聪奇一家仍旧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他知道他不能就这样离开「跑路」,他一家一户地拜访,让这些邻居朋友瞭解自己偿债的决心。往后的日子,林聪奇也果然信守他的承诺,即使日子再艰苦,他绝不欠任何人利息钱。林聪奇在弟弟林丰二的信口建议下,选择在高雄三民区的本馆当作一家人重新出发的起点。没想到一到本馆,就发现「一笔安天下」的弟弟林丰二不仅没打理好林聪奇一家人的未来,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着落。就在那风雨飘摇的夜裡,林聪奇一家人在邻居的帮助下留了下来,开展在高雄的新生活,然一连串的挑战接二连三的发生,不仅谢足因为水土不服而常吐血,四周的环境或许因为民风强悍常让谢足担心受怕,甚至戏称「赌馆」。一生以赌为戒的林聪奇在一年后决定搬家,举家迁移到前镇,租了一个住商溷和的小店面,做起小吃生意来。前镇的生意日渐兴隆,林聪奇证明外地人也可以煮出本地人的口味,许多老主顾都说林聪奇的摊子煮得合在地口味。然而接踵而来的挫折却继续考验着林家人。谢足又病倒了,而且病况更危急,林聪奇为了求医,踩着铁马载着谢足从高雄骑到屏东潮洲去看病,却一直没有起色。赚的钱,全部都填在谢足的身上,却没有尽头。为了筹得更多钱,林聪奇的店24小时营业,他就睡在一旁的板凳上,只要客人来,他就起来煮菜,两个荳蔻年华的女儿也帮忙着作,日复一日,全年无休。然而妻子谢足的身子还是日复一日地衰弱下去,为了让妻子好起来,林聪奇决定放弃这赚钱的生意,搬离这个地方,找寻一个可以让谢足好起来的环境。林聪奇举家迁到高雄县的凤山市,开始每日往返小港区的旧市集路边摆起担子,卖肉粽与切仔麵。谢足的病渐有起色,然而足足有两年的时间,林家小摊生意清澹,门可罗雀,一旦有生意,却又是些地痞流氓前来白吃白喝。林聪奇几次想要讨公道,却想到万一自己因此而入狱,家中重担又得落在谢足身上,他看着当时年仅二十岁的长女林丽美担心受怕的神情,他就捨不得让她们跟自己童年一样没有父母的照顾,于是他忍了下来。他用时间与自己的勤勉克服一切的困难,甚至还得去菰寮打零工。慢慢的,谢足的身子也好了起来。五年时间过去,林聪奇也找到了地方口味的变化,他的小摊子也渐渐有了人气,甚至一个当地老阿公还常常因为担心他们这些外地人受到本地人欺负,整日在他们的摊位上帮忙守护着。就在一切看似安定下来的时候,他们经营的路口小摊却因为商楼改建而必须迁移。林聪奇与谢足开始认真思考起在高雄落地生根的想法,有土斯有财,有土斯有根。谢足看上了隔壁的三角窗楼厝,认为是一家安身立命的好地点。然而他们身上的钱却不足以买下这间房子,林聪奇向农会借款,只筹得一百多万,离目标六百万距离甚远。没想到这些长年观察着林聪奇作麵摊生意的未来邻居都看到了林聪奇一家人克勤克俭的生活态度,决定一起筹钱帮助林聪奇买下这栋房子。这是林聪奇与谢足再一次感受到社会上陌生人的爱心与宽容,让早年失去双亲家人庇护的他们感动于心,埋下了往后大爱施捨的种子。林聪奇与谢足在高雄小港二苓这三角窗真正生了根,禀持着过往的克勤克俭,林聪奇经营的海产店,全天无休,客人因而称讚他为「勇伯」。做餐饮生意非常辛苦,客人不断上门,全家人三餐不定时,一碗麵煮好放在桌上,经常是和一群苍蝇轮流去。然而他们的辛苦也有了回应,生活渐入佳境。精明能干的谢足掌握财务与大方向,豁达勤勉的林聪奇则动手煮食做店面工作,五个孩子都贴心上进,让夫妇两在六十岁的那年到慈济大林医院工地参访后,决定把事业交给孩子,专心包素粽义卖,立志要透过慈济,帮助更多像他们过去曾经受苦的人们。一生与病魔为伍的谢足有一颗善良的心,若走路时见到地上有香蕉皮或玻璃碎片,为担心别人摔跤受伤,她必定随手捡拾起来。也因此夫妻同心,谢足作甚么事情,林聪奇也都配合。经营海产店的他们,发愿茹素,从此将调味的责任交付给小儿子,甚至还希望小儿子改卖素食。两人参加慈济会员,定期捐款济贫。在参观大林慈济医院的兴建之后,他们对于证严上人盖医院的救人理念很感动。虽然家境并不是十分富裕,但是林聪奇除了跟谢足一起包素粽义卖之外,还以两年的时间分期付款,为太太圆满『荣誉董事』。谢足在诊查出胃癌之后,医生开刀前,她坚持要前往慈济静思精舍参访,一向不喜出门的谢足把这趟旅行当作人生最重要的寻根之旅。花莲之旅回来后,谢足才安心地接受手术治疗,割除了胃部之后,身体逐渐衰弱下去,然而当921地震发生时,谢足不顾身体的疼痛,在街坊杨阿女的搀扶下,踏着缓慢而坚定的脚步在市场裡募款,对她来说一人身体的疼痛是抵不上那些在灾区需要帮助的人们,她的勇气与毅力感动了周遭的人,募得诸多善款捐助给慈济,实现大爱。同年十月谢足因胃癌与世长辞。谢足过世前留下的遗愿是希望来世能够再度追随证严法师的脚步,继续为这个世界奉献。失去挚爱的林聪奇,一时难以接受,然而彷彿谢足早已帮她的老伴安排好似的,慈济的师兄师姐们,就好像林聪奇的家庭成员一样,帮忙往生的谢足,照顾着林聪奇的身心。林聪奇的孩子都说,「阿爸的老伴是慈济,谁都不能阻挡他去做慈济,而且师兄师姊们都很照顾他,不用我们操烦,我们支持他!」对于林家的孩子来说,母亲谢足是走在前面,父亲林聪奇则永远跟随与支持她。所以,当年母亲说要做慈济,父亲马上答应;母亲往生后,父亲继续做,好像是圆满她的遗愿。慈济大林医院在八九年完工后,林聪奇到医院复健科担任志工一年有馀,帮助蔡明伦医师照顾复健病人。在复健科的那段期间,林师伯不仅帮忙接送安养院的病人,同时也陪伴着病人走过各种疗程,例如上下楼梯等能够让病人维持生活尊严的复健工作。他知道在病痛之际,病人不仅需要医生物理上的治疗,心灵上的孤单与恐惧,更需要家人的照顾,而大爱的志工正扮演着这关键性的角色。丧偶之痛的林聪奇,也在这复健的过程裡,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走出人生的阴霾。林聪奇常开玩笑,过去谢足在的时候,他虽然喜欢到处去旅游,但只要喜欢待在家裡的谢足不同意,他一定就顺从谢足的意思,现在谢足过世了,他没人管了,也自由了。而他的自由就是他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帮助更多的人。林聪奇开始出现在各个需要慈济人的所在。九二一希望工程学校的中州国小、平和国小有他的身影,他在那裡当香积志工,住在工地里,为各地轮班而来的志工与建筑工人料理三餐,照顾茶水,从不抱怨辛苦。对他来说,能够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认识一群新的家人,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旅行更有意义,也更有趣的。现在的林聪奇已经七十岁了,个儿不高、身体健朗,整个人最大的特徵,就是有一双像土地公的长眉,眯着眼总是笑脸迎人。民国九十一年底,高雄静思堂工地动工,亟需长期志工;他便加入茶水组,每天指导志工煮茶水及准备甜点。每天一早从小港搭第一班公车,花一小时车程,前往位于三民区的静思堂工地服务,为高雄静思堂工地朋友们烧煮茶水、准备每天中午和下午的手工点心;他做的菜粽,吃过的人都讚不绝口,所以人称他「菜粽伯」。他又无师自通,把一根根竹子,点化成竹壶、竹匙、竹筒和竹碗,义卖汇聚无数爱心。有一次,上人到静思堂瞭解工程进度,上人寻访静思堂工地一圈后,到茶水组慰问大家。只见门前的小空间摆满各种竹器。上人十分喜爱这些竹茶壶,对菜粽伯说:「你做个给师父吧,大家老说我水喝太少,若是出门带这样一个壶,我就可以时常喝茶了。」但是,上人叮咛:「可别做得太大,让我提不动。」憨厚的菜粽伯竟然答道:「上人整个世界都提了,怎么会提不动一个茶壶!」菜粽伯一句生活话语,却幽默的点出了上人实行大爱的无畏承担,生活的智慧与态度表露无遗。除此之外,林聪奇虽然因为识字不多以及眼睛的问题,没有担任委员,但是他影响的人却无远弗届。林连恭夫妻刚加入静思堂工程之前,父亲卧病在床多年,加上痛失爱女,夫妻两人都陷入了生活的低潮。然而在一次慈济列车之旅中,菜粽伯乐观知命的个性,加上亲切的长者态度,让林连恭夫妇两人决定听从菜粽伯的建议到慈济静思堂茶水组当志工,除此之外,更加入菜粽伯主持的竹製品工艺团队,林连恭的妻子林陈英霞从工艺品的製作中,重新肯定了自己,走出情绪性的阴霾,因为她现在相信从手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可能,而这都是有着同样丧失亲人之痛的菜粽伯让她瞭解的道理。罗秀纯从新加坡回到高雄时,身旁挚亲也因为车祸与自杀而过世。打击甚深的罗秀纯到慈济静思堂工地的香积组工作,认识了每天待最久的茶水组志工菜粽伯。她见眼睛不好的菜粽伯每天必须在黄昏时分独自走二十分钟去坐公车,尊敬长者的罗秀纯心裡很担心,于是发愿每天不论如何都过来载菜粽伯过去公车站。在这段旅程中,罗秀纯把菜粽伯当作父亲一样分享自己的心事,而菜粽伯也会藉机开导这「第48个女儿」。罗秀纯因而能够转换成积极面对生命的态度,现在的罗秀纯不仅是委员,也是大爱妈妈,常将菜粽伯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孩子瞭解。黄慧珠师姐是蔡碧珠师姐的姪女,因为母亲过世而跟蔡碧珠相熟起来。当她前来探视在慈济静思堂工地茶水组工作的蔡碧珠舅妈时,身为佛光山信众的黄慧珠大感不解,因为她觉得已经捐了善款,何必老人家又亲手下去煮热茶水,搞的一身是汗,而且整个工地都是志工穿梭其中,都一样挥汗如雨默默工作着,她觉得有点傻。然而当时的菜粽伯一句话点醒了黄慧珠,「光是佈施是不够的,要出来行,这才是行善,这才是福慧双修。」黄慧珠因而加入了慈济志业。徐大仁是远洋渔船大副,每三五年才回家一次,夫妻之间,父女之间都缺乏沟通,虽然徐大仁一心想要维持一家幸福,却往往在短暂停留家裡的时间裡,与妻子、女儿爆发激烈冲突,而这次回来,整个家庭已经到濒临瓦解的地步。还好有慈济与菜粽伯。徐大仁先是在船上阅读慈济月刊中,首次对同在高雄打拼的菜粽伯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下船后在家裡附近的台南风味小吃凤甲分店(菜粽伯的小儿子林东崑所经营)裡,又看见菜粽伯煮饭的照片,相隔不到数日,他为了挽救家庭而来到高雄慈济静思堂时大受感动,第二天又携同全家人在餐厅裡,就碰到了笑脸迎人的菜粽伯。早年失去父亲的徐大仁立刻对于这和蔼可亲的长者产生好感。不久之后,徐大仁在蔡荣东师兄的带领下参加往花莲参访之旅,他就坐在菜粽伯旁边,他扶持着视力不佳的菜粽伯上下车,一路上菜粽伯跟徐大仁介绍慈济各项事业以及人生来面对各项困难挫折的心得,让徐大仁受用不已,一路上每参观一个志业体,都马上兴奋地打电话回家告诉妻子他的感想和感动,这趟花莲之旅,他决定签下大体捐赠志愿书,并且捐了荣誉董事。从花莲慈济回来之后,徐大仁见菜粽伯一个人住在家裡,遂每日邀请菜粽伯到家裡来泡茶聊天,菜粽伯把徐大仁一家人都当作自己一家人一样看待,调解家裡每天剑拔弩张的纠纷,终于让濒临破碎的徐家婚姻有了拨云见日的曙光。「你要疼惜我女儿啊!」每日当徐大仁送菜粽伯回家时,他总是这样嘱咐着,由于徐太太和菜粽伯同为林姓本家,菜粽伯将她当做自己的乾女儿,而她也口口声声「菜粽爸」的喊着,如同至亲。慢慢的,徐大仁的心总算能够稍微安静下来,用耐心去解决家庭裡的问题。就这样,因为长期离家而产生的隔阂,在长者菜粽伯以及慈济师兄姐的关注下,找到继续走下去的力量。林聪奇的故事还在继续着,就像千千万万的大爱人一样~。林聪奇与谢足的信念来自于生命历程中所走过的各种酸甜苦辣好味道,一丝一毫的滋味,传递着大爱的温暖,当他们接触慈济之后,他们认识了一群有共同体会的人们,所以他们都相信,也捨得,也奉献~他们的大爱。

走过好味道新闻花絮

sitemap